招聘岗位

博士后(两年)

 

研究方向

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线圈设计、图像重建、图像处理、脑影像数据处理分析等

应聘条件

  1. 在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获得或近期即将获得生物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神经影像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以及从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博士学位5年以内者优先考虑;

  2. 具有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线圈设计、图像重建、图像处理、脑影像数据处理分析等相关经验;

  3. 近年至少在相关专业SCI期刊发表1-2篇第一作者论文;

  4.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5. 年龄35岁以下者优先考虑。

薪酬待遇

  1.  税前25-40万人民币;

  2.  参照复旦大学有关博士后的规定提供优厚待遇、岗位津贴和绩效;

  3. 协助申请廉租型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4. 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以及国外培训与学术访问的机会;

  5. 支持申报上海市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应聘材料及联系方式

请申请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全文、研究工作经历和至少两位推荐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发至:zic@fudan.edu.cn, 邮件主题栏内请注明“应聘博士后”

导师基本信息

胡小平教授,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名誉主任。胡教授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致力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发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共发表及合作发表了275篇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章,论文引用次数多达2万多次(h-index:77)。作为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方向早期的先行者之一,胡教授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很多具有广泛性和开拓性的贡献。他最近的兴趣之一是发展用于帕金森病症诊断和早期检测的MRI生物标志物。

 

张笑良教授,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名誉主任。他的研究方向为线圈设计、高场磁共振成像、快速成像等;生物医学应用的超高场磁共振(MR)技术研发,快速MR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中的计算电磁学,基于并形成像和压缩传感的快速成像方法,射频传输接收阵列和超高磁场系统,植入式医疗设备、及介入血管磁共振成像。

 

林庆波,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台湾阳明大学教授、高龄研究中心副主任、转译影像中心主任。并任脑连接期刊副主编、前沿脑影像方法期刊副主编、Plos One 期刊编辑群。专长为磁共振物理学,长期致力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及人脑神经网络体(Brain Connectome)研究,并长年应用于人脑神经与精神疾病的神经网络连接组研究。近年更协助脑外科术前导引,协助脑功能精准定位与保护技术研发。

 

王鹤,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执行主任。从2002年开始从事磁共振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其学术背景是磁共振物理,擅长磁共振序列研发和图像重建及后处理。曾经在GE和Philipa研究院工作8年,从事磁共振成像科研工作,是《J Magn Reson Imaging》、《Front Neurosci》、《Front Neurol》和《BMEOL》等杂志的审稿人。从事的课题包括多b值弥散成像、多激发高清弥散、磁敏感成像、微血管成像、肿瘤灌注定量和磁共振弹力成像等。目前的科研兴趣包括磁共振成像方法与重建、肿瘤影像学、影像组学、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等。

 

罗畯义,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2012年台湾阳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博士毕业,并于2012-2013年至剑桥大学担任参访研究员。博士期间获得台湾临床失智症学会学术论文奖。专长为磁共振脑结构影像、脑功能影像、复杂脑网络等方法分析,致力于探讨大脑连结于老龄化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利用多模式影像技术整合大脑结构与功能连结,以找寻显着之生物影像标记为目标,以作为预防、评估及治疗依据。

 

张孝勇,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及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2007年获得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和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从事6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曾获“埃默里大学青年研究员”提名奖、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年度Cum Laude Merit奖及MRM年度亮点报道等奖励。目前是《NeuroImage》、《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等杂志的审稿人。研究方向包括:代谢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分子影像。主要采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波谱成像(MRSI)、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先进技术,结合分子影像的研究手段,借助类脑人工智能(AI)的最新方法探索脑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复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3月,是复旦大学所属二级研究机构。研究院以复旦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信息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基础,以计算神经科学为桥梁,交叉融合、聚力创新,开展大脑机制解析、类脑智能算法、脑疾病智能诊疗、通用智能等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研究院拥有“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同时在建认知神经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神经与智能工程中心、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类脑智能芯片系统中心、类脑智能转化与合作中心。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和张江国际脑库作为“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重大实验技术平台,致力于在中国上海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影像研究平台和国际最大的全维度脑科学数据库平台,为集聚高水平人才、开展脑与类脑国际前沿研究提供支撑。

研究院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目前已与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20余所国际著名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究伙伴关系;同时,吸引了全球130多位脑与类脑研究著名国际学者参与各个层次的研究合作计划和项目。研究院建立了“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科大智能机器人国际交流基金”,用于支持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国际交流学生,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共建了“复旦-KCL群体神经科学中心”。2018年1月,研究院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联合申请的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获批成立。

研究院探索打通科技与产业全链条创新合作机制,通过与10多个企业、30多家医院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研究项目与课题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和储备高端人才、发现和培育前沿技术的综合优势,推动产学研医用源头创新与合作。

2018年,研究院领衔承担上海市市级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以此为契机,研究院将通过探索科研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条件建设、招聘和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国际高水平学术合作交流等工作,致力于创造国际一流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类脑智能与产业应用融合发展的前沿科技创新中心。

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

复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于2016年投入建设,是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和上海张江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技术平台,由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全球科创中心市级重大专项共同投入4亿元支持共建,致力于在中国上海打造亚太地区最大的世界级影像技术实验平台。

中心总体建筑面积为114,000平方米,计划以脑测量为基础,建立同时具备超高空间与时间分辨率,能够解析精细脑结构与功能的无创扫描硬件系统中心。中心投入建设世界上最先进、亚洲规模最大的超高端科研型磁共振系统,包括一台人类脑连接组计划定制的超高梯度场强3T Connectome磁共振系统、三台临床型高端3T磁共振系统、一台11.7T高场小动物磁共振系统以及一系列近红外光、脑电、脑磁图等实时脑功能监测系统,搭配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超声脑刺激等脑调控系统,涵盖从小动物到人体全套磁共振成像设备系统。

中心致力于开发高级成像技术和多模态脑定量技术,探究脑功能、脑结构、代谢、电生理、电化学等信号,揭示脑信息生成与处理机制,探究生物体在生命周期中脑的发育与老化过程、以及脑疾病的早筛及预后;建立脑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的标准,拓展脑与类脑科学基础生物研究,为神经科学与临床诊断提供综合性的高端研究平台。

中心拥有一支全球顶尖的跨学科交叉国际科研团队,包括院士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名、海外长江学者2名,青年研究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各类科研人员40多名。

同时,中心依托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整合Biobank、 HCP、 ADNI、 ABCD等世界上最大规模脑数据库,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多疾病、多模态脑科学数据库,开发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类脑智能算法,拓展脑与类脑科学基础研究,为脑科学与临床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提供高端研究平台。

作为国际脑与类脑研究的亚洲重要合作节点,中心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CMRR、美国哈佛大学Martinos Center,英国卡地夫大学CUBRIC Center,法国原子能委员会Neurospin Center,德国马普所MPI等全球领先的脑科学研究中心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发起脑与类脑研究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为中国乃至世界脑与类脑前沿科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应聘投递简历时请注明来源“高校职聘网”
0571-87853702
点击咨询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