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支持建设的首批高精尖中心之一,服务于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是以教育科技创新为核心方向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平台,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桥头堡。

  中心的核心使命是推进互联网时代教育公共服务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基于大数据,用互联网+的思路助力教育深化综合改革,构建智能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实现。

  中心汇聚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教育、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名教授和一流智力资源,并与全球范围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专家通力合作,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从班级授课的标准化教育向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精准化、多样化教育体系转型,从实现配置公平、机会公平向实现获得公平转型,从政府单一教育供给向开放办学、多渠道多元教育供给转型,全面探索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教育业务形态和治理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教育与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

  现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研究人员数名,具体招聘情况如下:

  一、研究方向、人数

  方向1:大数据研究员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领域:

  1. 熟悉统计以及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关联分析、分类预测、聚类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常用分析方法。熟悉R、SAS、SPSS、Python等相关软件和语言;

  2. 熟悉传统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熟悉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集成技术、NoSQL数据库技术、内存数据库技术,熟悉Hadoop(包括HDFS、Map-Reduce、HBase、HIVE等)、熟悉Mahout、Spark集群相关技术;

  3. 熟悉JAVA/C/C++程序设计,有并行程序设计经验,可以利用Hadoop的Map-Reduce并行计算框架、通用的MPI并行计算框架设计并行数据分析算法和程序,熟悉分治、动态规划、回溯等算法设计思想;

  4. 硕士或以上学历,数学、统计、计算机、教育技术学等相关专业。

  方向2: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员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领域:

  1. 具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较为深厚的理论研究背景。深入理解机器学习的各种算法,有自动批阅项目经验者优先;

  2. 熟悉文本分类、实体识别、句法分析、信息抽取、知识图谱、语义理解等任一领域。熟练使用R,Python,C/C++,Java,Scala等编程语言中至少一种;

       3. 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硕士及以上学历。

  方向3:学习科学研究员

  招聘人数:1人

  研究领域:

  1. 立足于真实的教学问题,基于学习科学前沿的理论和实践设计创新学习方法,并能开展相关教学实验研究,获取学习效果改进的实证支持;

  2. 熟悉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智慧学习环境设计和师生感知研究,能够对未来学校学习环境设计和开发,未来学校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等主题开展独立研究;

  3. 能够胜任跨学科综合课程设计和开发,形成设计方案,可以指导一线的实际教学实践;

       4. 境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学历以上,英语写作、阅读、口语表达良好并近三年内已第一作者发表SSCI或SCI论文2篇以上。

  方向4:教育政策研究员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领域:

  1. 追踪中国新高考以及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未来学校建设等领域发展动态;

  2. 针对上述领域开展政策研究;

  3. 撰写政策研究、咨询、建议报告;

  4. 参与中心相关项目。

  方向5:心理学研究员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领域:

  1. 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独立展开教育教学相关的实证研究;

  2. 能够胜任跨学科的整合工作,统筹关于脑科学和教育的科普书籍撰写;

  3. 设计开发系列脑科学与教育系列课程;境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

  4. 熟悉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多种实验技术及相应的数据处理,如fMRI、EEG等;

  5. 英语写作、阅读、口语表达良好。

  方向6:教育技术研究员

  招聘人数:2人

  研究领域:

  1. 面向未来教育,结合中心的核心任务和研究发展规划,能独立承担、组织相关子课题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并能将其转化、提升北京市一线师生的教和学的实践;

  2. 学科背景: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软件工程、学习科学、智能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估;

  3. 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已发表(含在线发表)SCI/ SSCI一篇或者CSSCI期刊论文三篇;

    4. 对移动学习、在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有相关移动APP开发、适应性学习、认知模型、ITS、本体、智能推荐、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智能学习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或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等相关研究经验的人员从先。

  二、申请条件

  1. 具有上述相关领域研究背景、取得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2. 敬业勤奋,品德优良,身体健康;

  3. 实质性承担过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三、申请方式

  1. 个人简历,特别是个人研究、工作与组织管理的相关经验,个人性格与能力特点;

  2. 博士学位论文和 3 份以上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论文、政策建议、政策分析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著作等);

  3.  应聘的方向,与进站后的工作设想;

  4. 两位本学科领域教授的推荐信(其中至少一位是博导);

  5. 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可毕业后补交);

  6. 电子邮件请以“姓名+毕业学校+专业+应聘职位”命名,投递到rlzy-hr@bnu.edu.cn

  四、薪资福利

  1. 申请人一经录用,即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工作;

  2. 引进人员身份为北京师范大学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全日制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工作,签署3年劳动合同;

  3.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绩效奖励,具体薪酬,面议;

  4. 中心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提供完善的福利社保体系,缴纳五险一金;

       5. 提供餐补、交通补助、住房补助、通讯补助等额外补贴。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京师科技大厦A座3层

  邮编:100875   联系人:曹老师

  联系电话:010-58806750-2045

  Email:gjjzhaopin@bnu.edu.cn

  网址:http://aic-fe.bnu.edu.cn/index.html

 

应聘投递简历时请注明来源“高校职聘网”
0571-87853702
点击咨询
回到
顶部